我不想不停地向别人介绍自己,就像我不想上课一样:浪费时间
这也就是说:我不会乐意去找伴侣。所以,forget about it .
但我会 post myself , so , be my fan if you'd like .
今天看了几篇《从惊奇到思考》的文章,回想来,印象最深的就是“密码学”那篇。
说是二战催促了密码学的快速进展,发展成熟的密码,大都由两部分组成:加密算法和钥密。
加密算法大都是公开的,关键是钥密,有了它就可以轻易解开密文。当时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钥密的分发,因为这个过程极不安全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许多人绞尽脑汁。最终一位科学家想到了解决办法,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加密方式,即不对称加密。
书上的比喻是:这种不对称性就好比钥匙和锁。只有你一人持有钥匙,然后你向通信一方发送只有你才打得开的锁。这样别人知道的就只有如何给信息加锁,这样即使锁法泄露,也没有危险,毕竟别人只是知道了如何加锁。
再后来,一群数学家找到了实现这种加密方法的数学模型,就是素数乘积。大概就是收信方自己设定两个很大的素数,用两数之积作锁,发给通信方,对方就可以用其加密信息并发给收信方。这样别人知道的就只有给密文加密的素数之积,无从知道组成该乘积的原来的两个素数,因为求一个大数的质因子需要极长的时间!至今没有简捷算法。
当时为了试验此方法的有效性,一位数学家将其登在了《科学美国人》杂志上,当时用的是129位的一个大数,向外界征集解密,即找出原始的两个素数。结果,17年后被贝尔公司的一群人解开了。后来人们提高了数字的位数,一般到了200位,更高的还有三四百位的。这样即使一亿台计算机也得几千年才能解开密码。
一个伟大的创想实现了!
但我会 post myself , so , be my fan if you'd like .
今天看了几篇《从惊奇到思考》的文章,回想来,印象最深的就是“密码学”那篇。
说是二战催促了密码学的快速进展,发展成熟的密码,大都由两部分组成:加密算法和钥密。
加密算法大都是公开的,关键是钥密,有了它就可以轻易解开密文。当时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钥密的分发,因为这个过程极不安全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许多人绞尽脑汁。最终一位科学家想到了解决办法,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加密方式,即不对称加密。
书上的比喻是:这种不对称性就好比钥匙和锁。只有你一人持有钥匙,然后你向通信一方发送只有你才打得开的锁。这样别人知道的就只有如何给信息加锁,这样即使锁法泄露,也没有危险,毕竟别人只是知道了如何加锁。
再后来,一群数学家找到了实现这种加密方法的数学模型,就是素数乘积。大概就是收信方自己设定两个很大的素数,用两数之积作锁,发给通信方,对方就可以用其加密信息并发给收信方。这样别人知道的就只有给密文加密的素数之积,无从知道组成该乘积的原来的两个素数,因为求一个大数的质因子需要极长的时间!至今没有简捷算法。
当时为了试验此方法的有效性,一位数学家将其登在了《科学美国人》杂志上,当时用的是129位的一个大数,向外界征集解密,即找出原始的两个素数。结果,17年后被贝尔公司的一群人解开了。后来人们提高了数字的位数,一般到了200位,更高的还有三四百位的。这样即使一亿台计算机也得几千年才能解开密码。
一个伟大的创想实现了!
原:2010-11-15 23:12:25